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淺談歐債危機之爆發始末及其影響
淺談歐債危機之爆發始末及其影響
新聞出處:遠東新世紀/法制室提供
一、前言
  自2009年第三季起,希臘因多年來沉重的短期債務及龐大的財政赤字壓垮該國經濟後,便開始爆發如愛爾蘭、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國一連串的歐債危機,近期則有向傳統經濟強國(如英、法、德等國)蔓延之勢,歐洲大陸的經濟情勢,令人感到憂心不已,二次金融危機是否將再次席捲全球?對於全球經濟將產生何種後續效應?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二、危機發生原委及處理對策
  綜合相關財經學者分析,歐債危機爆發原因大致如下:
  1. 歐元區會員國經濟及產業結構性複雜問題因金融危機擴散而引爆。
  2. 國際評級機構對歐元區的主權信用普遍高估,忽視長期性債務問題。
  3. 為實行高社會福利而大量融資舉債,造成財政赤字龐大。
  4. 歐元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分離,難以協調運用一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解決經濟問題。
  5. 歐元區缺乏危機救助機制及統一協調處理的機構,在成員國出現危機時,無法及時相救,且礙於自身利益,相救意願低。

  為抑制風暴持續擴大,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共同採取危機處理對策如下:
  1. 金援希臘、愛爾蘭等國,以7,500億歐元成立「緊急穩定基金」、「加強管制避險基金」,歐洲央行並持續維持1%低利率等相關貨幣寬鬆政策。
  2. 各國積極削減公部門預算、社福政策縮水、穩定外匯,以避免銀行體系發生流動性危機。
  3. 對外發行五十億歐元的五年期歐洲穩定債券,用於支付歐盟向愛爾蘭、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國之援助貸款。

  上述作法施行近半年後,歐元區雖有部份國家發生人民抗爭及市場信心不足,導致經濟指標下滑的情形,但在2011年1月中旬,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政府公債均順利標售,得到中國及日本兩大國的傾力支持,使歐債危機顯現出緩和跡象,市場情緒得以改善。隨著歐元復甦的態勢明顯,也顯示國際間對於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和法國所領導的經濟援助作為,表達一定的肯定。

三、對我國經濟與金融之影響及因應之道
  以總體經濟分析,台灣整體之經濟體質良好,並未受到歐債危機之影響,此與台灣對歐盟出口比重逐年下降有關,目前台灣只剩10.3%比重,已低於中國(19.8%)、南韓(12.4%)與日本(11.9%),甚至對歐豬五國之出口比重也只有1.6%。至於資本市場方面,自希臘發生危機以來,每次風暴造成歐美股市重挫,台灣的股票市場雖無法倖免,但隨即恢復正常運行。債券市場能健全運作,顯示我國財政狀況佳,且經濟體質良好,故不論發行市場或流通市場,均未受太大衝擊。此外,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及銀行體系之業務經營等,亦未受歐元波動及歐債危機之影響。

  至於因應之道,政府呼籲我國出口商應秉持「分散出口風險」及「換匯」兩大原則,降低歐債危機對經濟的衝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歐盟在經過此次風暴衝擊後,相關危機處理方式與措施多已建置,且退場機制亦正研議中,應可暫時停止歐債危機之擴大,但歐盟的集體行動明確宣示了穩定歐元區經濟及維護歐元的決心,也破壞了歐洲單一貨幣的獨立性原則;區內經濟體雖形式一體,但實為各自獨立發展,亦讓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左支右絀,突顯歐元區政策治理及財政紀律的不確定性,不只令廣納新成員變得困難,還可能引發既有成員出走,因此,外界甚至出現歐元區解體可能性等相關論點。

  但樂觀來看,希臘、愛爾蘭及西班牙事件,對我國與亞洲國家之經濟與金融影響程度不大;個人淺見認為,相對於歐洲的情況,美國近來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呈現緩慢復甦,美元未來走強的可能性增加。目前雖然歐元區困難重重,但只要德、法兩國經濟體邁向復甦,整體歐元區的情勢仍是相對趨穩,歐元區解體的風險現在不存在,歐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應不大,唯政府過度干預,影響國家財政穩定性之後遺症,仍值得持續關注其未來情勢之發展。(本文轉載自遠東新世紀法制室電子法令通報 100 年第 02 期)

註:參考文獻── 
  1. 「西班牙瀕臨崩潰,英法債評面臨惡化,激化歐債危機」,鉅亨網及世華財訊,2010/12/29。
  2. 「周遊華爾街/新一波歐債危機 恐引爆」,經濟日報,于倩若編譯,2010/11/15。
  3. 「愛爾蘭再度引爆歐債危機」,上海證券報,2010/11/12。
  4. 「歐債問題有可能升級成一場流動性危機」,經濟日報,,2010/06/10。
  5. 「歐債危機若持續擴大,台灣經濟將因貿易受傷」,兩岸網,王定傳報導,2010/05/26。
  6.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跟蹤與簡析」,中國信保風險管理部2010年第05期,國際瞭望專欄。


*********************************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