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新聞花絮> 第 16 屆有庠科技獎,從科研中看見「創新」的誕生和啟發
第 16 屆有庠科技獎,從科研中看見「創新」的誕生和啟發
新聞出處:科技新報 作者 江 韋婷

「第十六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近日(13日)於台北遠東飯店舉行,包含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科技部長陳良基,及中研院院士劉炯朗等學者專家皆到場共襄盛舉。有庠科技獎為紀念遠東集團創始人徐有庠先生而設立,獎勵在新興科技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人士,如今已成為一年一度的科技盛會,不僅被視為國內學術圈最盛大的學術活動之一,對許多非學術領域的一般大眾來說,也能從中獲得不少關於科技和創新的啟發。

今年的頒獎典禮上特別邀請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圖/科技新報),以「創意、創新、創業」為題發表演說。張忠謀以電晶體的發展史,說明電晶體如何從一個簡單的構想(創意);經過不斷實驗,造就了最終改變世界的發明(創新);再經由找出商機,使技術能夠應用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創業),進而鼓勵所有的獲獎者將知識投入產學合作和新創事業中。

不過,創業源頭的創新和創意,究竟來自於何處?或許我們更能從有庠科技講座獲獎者的研究中窺見。

有庠科技獎 16 年來,不僅以「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和「有庠科技發明獎」等獎項,鼓勵新興科技領域的研究者投入科學研究、產學合作和人才培育,其重視「創新」和「突破」的獨特評審機制,更造就不少新發現及新應用的誕生。若深入觀察今年度「有庠科技講座」得主,除了能看見各領域的最新進展,也能瞭解創意的來源及如何讓創意成真。

跨領域轉換思維,激發突破性新解方
奈米科技的獲獎者謝達斌教授,以「一個臨床醫師的經驗與發想」將自身看診經驗中所遇到的問題,轉化為研究的課題。進一步由跨領域奈米研究中,發展出可細微至 DNA 層次進行基因手術的「人造標靶性光激發奈米剪技術」,未來將可運用於遺傳疾病、代謝、癌症等。

另一位獲獎者資通訊科技的郭大維教授,除了幫助台灣產業於嵌入式系統的發展,2000 年時,因看好非揮發性記憶體的前景,開始投入非揮發性記憶體之新型態儲存系統等新技術研究,進而研發巨量資料處理伺服器技術,以及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計算記憶體。

光電科技方面則是由研究「光學透鏡」的蔡定平教授獲獎。蔡定平教授致力於將光電研究應用於能源、環境與人類優質生活上的科學發展。近期利用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結合新創「集成共振單元」的革命性概念,製作出「超穎刻作透鏡」,對未來輕、薄、多工的平面型光學元件發展有莫大幫助。

同樣由臨床經驗出發的生技醫藥獲獎者江伯倫教授表示「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解決問題」,這是支撐他前進的主要動力,也是研究創意的來源。他在研究口服耐受性作用機轉的過程中,發現一類特殊的調節性T細胞,不僅由此開啟一系列新的研究,也嘗試利用其調控原理減緩發炎反應。期望研究能造福更多病患,並運用於後續醫療發展。

綠色科技的獲獎者高志明教授,則是致力於綠色永續科技,並將其建立於環境、社會與經濟等三大基礎之上。他不僅發表多篇相關研究,更實際參與在地環境改善,並積極於改善過程中與附近居民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提高民眾對業者和政府間的信賴感。在污染土地整治的程序中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藉此減少污染對環境、人們健康和經濟發展的傷害。

這些獲獎者雖各自鑽研不同領域,卻都能將眼前所面對的問題結合自身專業,提出解決的新方法,甚至開創出新的研究方向。而這正是創意的誕生,也正如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所說:「創意不外乎就是在不同事件之間搭建橋樑」。

審視創新背後的意義,才是創新成功的關鍵要素
不過有了好想法後,該如何實踐才能將創意演變成創新?「堅持」或許是個百聽不膩的答案,但或許我們更該釐清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新?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無論獲獎者的研究問題為何,他們無不將解決病人、環境或產業發展的問題,視為自己最重要的課題。才能不斷地於研究過程中一再地實驗並修正,即使遭遇失敗也仍舊秉持解決問題的決心,最終找出解決方法。

頒獎典禮也維持歷年的溫馨風格,邀請獲獎者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同事和研究團隊一同上台接受表揚(上圖/ 科技新報),讓社會大眾得以看見每個科學成就的背後,都有一群無名卻辛勤付出的人們。而即便不是每個研究成果都有機會獲獎,甚至得到諾貝爾獎的榮耀,但其增進全人類福祉的目的和心意卻是一樣的,也相信這些研究成果終將積累成改善人們生活的新契機。

正如中研院劉炯朗院士(左圖/科技新報)所說「當前世界關注的高科技,其實不外乎就是A(AI)、B(Bitcoin)、C(Cloud Computing)、D(Data)、E(Edge Computing),但若沒有了 LOVE(愛)一切又有何意義?」,也正因為有著這般堅持和使命感,才讓科學研究得以不斷地創新並前進。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