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新聞花絮>有庠科技獎 表揚台灣科研菁英
有庠科技獎 表揚台灣科研菁英
新聞出處:經濟日報 吳佳汾

「第十七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昨(22)日下午在台北遠東飯店舉辦,由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主持,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與多家學術機關首長代表特別與會,頒獎典禮充滿感動與喜悅,基金會特別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以「Deep learning Inference Everywhere」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右圖: 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中)與第十七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 毛洪霖/攝影

「有庠科技獎」為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主辦,今年邁入第十七屆,是台灣年度最重要的科技獎項之一,今年有庠科技獎持續聚焦在「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與「綠色科技」等五大新興科技領域,以因應當前科研趨勢,期待激發更多創新動能。該獎項舉辦17屆以來,已頒發超過357個獎項,累計頒發獎金近新台幣1.5億元,成果卓著。

支持基礎科學
儲備未來競爭力

「第十七屆有庠科技獎」頒發「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有庠元智講座」與「有庠傑出教授獎」等4個獎項,今年共有21位得獎人,其中「有庠科技講座」得主每位可獲得新台幣100萬元的獎金,4位得主為來自台灣大學的郭光宇教授(奈米科技類)、林智仁教授(資通訊科技類)、林恭如教授(光電科技類)、劉如熹教授(綠色科技類)。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在第十七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中強調,今年為遠東集團70週年,是以「Together for a Promising Future 共創美好未來,你我攜手同行」為目標,希望台灣能繼續向前。而基金會有足夠的資源,未來將會再擴大範圍推動科技獎,例如IoT、AR、VR等領域都可以持續發展。

徐旭東認為,現今是一個高度競爭時代,而科技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面對5G、AI與雲端科技等新趨勢,台灣需要各界一起支持基礎科學的發展,為台灣儲備未來競爭力。

今年「有庠科技講座」4位得獎者在學術界多年耕耘的成就,贏得評審委員會一致肯定,得獎人可謂實至名歸。4位得獎者都邀請另一半上台一起接受榮譽,且很自動地將100萬獎金交給另一半,謝謝她們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得獎人郭光宇教授還分享「不管我做研究到多晚,回家總有熱騰騰的晚餐等著我」,深深感謝家人無悔的支持。

得獎人劉如熹教授說,他的太太是從事半導體研究,對他的研究有很大的互補性,夫妻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彼此教學相長。他目前從事一項有潛力的研究,是提出在手機上利用紅外線來偵測食物卡路里及食物安全,未來有極大的應用發展,徐旭東打趣說「遠傳要把你這項研究訂下來,積極協助推廣」。

得獎人林恭如教授則是將實驗室的學生都請上台,一起分享榮耀,他們表示,與林教授研究都是最先進的光電科技,對未來科技將有新發展,很榮幸可以跟著教授一起學習。

另一位得獎人台大林智仁教授目前在美國擔任訪問學者,他特別回國領獎,並表示,「他相信所有得獎人上台領獎都很緊張,但他更緊張」,因為他正要趕飛機回美國,覺得能回來領獎非常高興,認為目前台灣的優勢產業可以利用AI,繼續在硬體、軟體發展。

力挺年輕學子
前進國際創佳績

典禮最後基金會特別邀請甫於上月參加第32屆「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的台灣代表隊成員上台接受表揚,他們都是來自台灣各地不同學校的高中生,包括台北美國學校Karen Wang同學、建國中學田宇誠同學、台南一中鄧惟銘同學、協同中學孫嘉希與黃育庭同學。

右圖: 第32屆「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台灣代表隊成員,奪得團體銅牌獎佳績。 毛洪霖/攝影

成員從3月參加國內賽後就持續集訓,本屆國際賽在波蘭舉辦,台灣代表隊今年在34個國家隊伍激烈競爭中,奪得團體銅牌獎佳績。台灣隊屢屢在國際賽摘下獎牌,顯見台灣科學教育已打下厚實基礎,未來徐有庠基金會希望讓更多年輕的一代走出台灣,與全世界接軌。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