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新聞花絮>有庠科技獎20週年 鼓勵科技創新
有庠科技獎20週年 鼓勵科技創新
新聞出處:中國時報 洪速鍾

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所創立的「有庠科技獎」,舉辦至今已滿20屆,在長期深耕與推廣之下,基金會表揚許多創新研究及傑出人才,豐碩的成果獲得各界諸多肯定,已成為台灣科學領域備受關注的年度盛事,每年申請者眾多,競爭十分激烈。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左三)與第20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

為了紀念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2001年12月在各方支持下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設立初衷為鼓勵「科技創新」,積極推動科技發展與人才獎勵,於2002年設立的「有庠科技獎」,現已累計頒發441個獎項,總獎金逾新台幣1億8千萬元。

「父親當年勇於創新,才有今日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在基金會二十週年頒獎典禮上有感而發地表示,因為有庠先生堅持創新,遠東集團才能歷經70多年發展,達到現今全球化的規模與成就,從紡織事業開始,逐步成為橫跨化纖、水泥、零售、金融、電信、運輸、醫療、教育等涵蓋各項民生的多元化集團。

徐旭東於典禮致詞時提到「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未來,有庠科技獎是一個啟發點。」有庠科技獎主要有三大獎項,分別為「有庠科技講座」表揚長期致力於科技研究與科學教育的標竿學者;「有庠科技論文獎」甄選出當年度學術界所發表的頂尖科技論文;「有庠科技發明獎」鼓勵科技專利發明及產學交流合作。本屆競爭激烈,從近300件的申請案中評選出29位卓越科學家獲獎,獲獎難度極高。

為能公正選拔出得獎人選,評審委員會邀集國內百位頂尖學者擔任評審工作,歷時半年及三階段審查工作,才選出今年的得獎者。由於評審過程嚴謹且客觀公正,有庠科技獎深受國內學界肯定,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科技獎項之一。「有庠科技獎」每屆得獎人皆為鳳毛麟角之選,而得獎者不僅在各自的科研專業發光發熱,更對台灣的科學發展具有卓越貢獻。

「有庠科技獎」獎勵範圍著重關鍵新興科技,聚焦在「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綠色科技」及「人工智慧」等六大領域,希望鼓勵長期投身研究工作的學者,表揚他們的研究成果與教學貢獻,讓基礎科學研究能得到社會各界關注與肯定,吸引更多人才與資源投入科研。

分子免疫權威新發現 重大疾病露治癒曙光

本屆獎項的最高榮譽「有庠科技講座」頒發給5位傑出的研究者,分別是奈米科技領域的清大化工系講座教授呂世源、資通訊科技領域的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張耀文、光電科技領域的陽明交大光電系講座教授郭浩中、生技醫藥領域的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及綠色科技領域的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所講座教授董瑞安等5人,每名得獎者獲頒獎金100萬元。


「有庠科技發明獎」鼓勵創新發明及產學交流合作,讓科研成果能落實於應用,由國科會謝水龍參事(右三)頒獎予5名得獎人。

其中,生技醫藥領域獲獎人譚澤華是分子免疫學的國際級權威,他所發現的免疫調控機制,因為對癌症、發炎等致病過程具突破性的發現,讓許多困難疾病展露治癒的曙光。譚澤華不僅樂於研究工作,也積極將這份熱忱傳承給年輕一代,十多位實驗室學生一同到場祝賀,分享老師的榮耀時刻。

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能源及環境相關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重視。像是奈米科技領域獲獎人呂世源,他所主持的「奈米材料與奈米結構實驗室」,開發出效率更高的儲能技術,大幅減少能源的損耗。綠色科技領域獲獎人董瑞安,開發新技術以提升汙染物降解效率,降低汙染物對環境的影響,近年則投入在水處理、能源循環技術的相關研究。

數位創新、數位醫療未來大趨勢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認為 : 「科技創新須結合數位轉型,才能帶領社會走向更有前景的未來。」「科技發展越來越快速,我們必須時刻關注科技的最新趨勢,例如元宇宙的發展等,並思考台灣如何在未來技術之中,佔有一席之地。」在頒獎典禮的專題演講中,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會長楊泮池強調 : 「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加速了智慧醫療與遠距醫療的發展,數位醫療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徐旭東認為 : 「基金會將持續思考,如何不斷提升台灣科技力,六大領域要更聚焦,並且推動新的科技議題,促進產學合作,讓科學研究成果與產業需求連結更加緊密。」邁入第21年的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將持續表彰卓越科技人才,進而為台灣提升競爭力。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