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遠東人開講」:通膨來了怎麼辦
「遠東人開講」:通膨來了怎麼辦
新聞出處:遠東人月刊/編輯室輯

  相信最近不少人都感受到萬物飆漲、生活壓力節節上升,如何開源節流,持續保有生活餘裕呢?快來看看集團裡的理財專家、省錢達人怎麼說?


【一】

  面對通膨巨獸,我透過「開源」與「節流」兩個面向,重新檢視家庭的資金運用。在「開源」部分,評估原先長期定期定額購買的存股標的,配息率是否穩定或是有所成長,藉此機會檢視績效並做適當投資轉換。「節流」方面,首先調整購買物品的心態,「想要」但不「需要」的商品盡量暫緩購入,至於生活必需品與食材則可透過團購的方式,採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可見即使在通膨高漲的時代,只要找到好方法,還是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喔!(遠東新世紀/王筱嬋)

 

【二】

  今年努力對抗疫情,沒想到口袋也深受迫害,經常光顧的雞腿便當從NTD80漲到NTD90,手搖飲也默默漲了NTD5,身為外食族的我,每日的伙食費因此突破NTD300!於是我發揮小資族的韌性,利用休假時間在Youtube學習簡單料理,降低外食的頻率,竟意外連體脂也降低不少。原來吃太多加工食材,不僅增加身體負擔,也很傷荷包,自從減少喝手搖飲料後,體重悄悄掉了2公斤,我這才發現,從前的飲食習慣不光浪費錢,也賠上了健康。提醒大家努力對抗通膨之餘,千萬不能忽略自身健康唷!(臺南成功大遠百/余佳蓉)

 

【三】

  通膨已成為全球現象,面對這樣的處境,小資族更得精打細算,但有時為了省下費用,反而花費更多寶貴的時間,所以調整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因應之道。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不妨嘗試用減法過生活,若能減少無謂的交際支出,就能增加生活的餘裕,善用多出來的時間,至少能賺進健康財。另外,也可 減少無謂的開銷,因為用不著的東西,放再久也無法增值,不妨轉贈他人或網拍處理;至於家務雜事則可試試DIY,若能與家人攜手完成,更是無價。當然, 投資自己所帶來的成長,也能力抗通膨,建議培養更多專長,提升競爭優勢。(遠東商銀/周妏陵)

 

【四】

   人有兩隻腳,錢卻有四隻腳,儘管東西越來越貴,生活還是得過下去。我的做法如下:

  1. 趁著團購、周年慶、會員日撿便宜、拿贈品,若有NG商品或即期食品的選購更不能錯過,把錢一分一厘的省下來。
  2. 能刷卡就刷卡,能零利率分期就分期,絕不輕易付現,把錢養大,讓錢活起來。
  3. 能騎車、走路,絕不開車,不僅運動又可省錢,還能保持健康身體,畢竟健康就是財富。
  4. 參與公司的提案改善活動,既可改善制程、環境,又能賺取獎金;另外也可投稿遠東人月刊以賺取稿費,或是參考月刊「財經網」的介紹嘗試投資。總之,只要懂得精打細算、開源節流,在通膨年代一樣可以過上好日子。(亞東工業蘇州/陳六)

 

【五】

  面對通膨,除了學習理財,「省錢」技能也很重要,我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順便戒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少抽一包菸、少喝一杯手搖飲料,在省錢的過程中,也能賺到健康。另外,不常使用的付費訂閱或會員資格,可關閉「自動續訂」功能,或考慮與家人共享,均攤費用;最重要的是,控制購買的慾望,不為一時的快感而購買不需要的物品,以免徒增家中的雜物。(遠東新世紀/王玉萱)

 

【六】

  面臨萬物齊漲的時代,提供本人的節流方法讓各位參考。

  1. 斟酌需求、理性消費:減少物慾,能省則省,購買非必要的物品時,應反覆斟酌是否急需購買,以減少每月花費。
  2. 提前還款:領到薪水時,先結清信用卡帳單款項,一來可以提高信用點數,二來能預先控制當月開支。
  3. 記帳習慣:以月為單位,仔細紀錄花費並分類,以了解每個月的金錢流向,俾利規畫未來節流的方向。(東聯化學/林秀慈)

​​​​​​​

【七】

  通貨膨脹時代,「開源節流」已不是口號,而是決定資產走向的分水嶺。「開源」最有效的就屬投資,將價值變薄的貨幣轉換成金融商品,減低通膨造成的損失,以投資新手來說,定期定額購入指數型股票是最輕鬆且分散風險的做法;「節流」部分則是趁著特價期間(如:雙11、黑五購物節等),一次購足全年度的生活備品。平時若有想買的東西,建議先加入購物車,考慮幾天後,就可篩選出是否需要,或只是一時的物慾而已。不過,「節流」固然重要,偶爾也要適當的犒賞自己,畢竟身心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亞洲水泥/冰蹦)

 

【八】

  隨著國際情勢與疫情影響,物價節節高升,為了節省荷包,一定要懂得聰明消費。建議多利用網路購物促銷活動(例如:母親節、雙11、雙12檔期),不僅免運,店家還會推出折扣優惠、滿額加碼或是會員獨享折價卷,有時比實體店鋪更優惠,還能省下交通往返的時間與費用,讓荷包更有餘裕。(遠東新世紀/曾淑雲)

​​​​​​​

【九】

  通膨危機越演越烈,除了金融避險手段(例如:不要滿手現金、選擇金融商品及房地產投資),也有人將黃金、數位貨幣視為對抗通膨的商品,但因後者短期漲跌風險過大、新興貨幣又缺乏長期走勢的數據,似乎都難以令人放心。

  個人認為,從採買日常飲食著手,不失為開源節流的好選擇。臺灣因民生條件便利,幾乎成為亞洲最浪費食物的地區,平均每人每週丟棄1.8公斤食物,換算成家庭,約每年丟棄價值NTD3萬的食物,應調整為吃多少買多少、購買當季食材、定時清理冰箱、分類清點保存食物,每減少一份浪費,就等於多了一些可用收入,也是對抗通膨的有效手段。(遠東新世紀/李宇駿)

#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