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新聞花絮>謝林:用全球觀點 看兩岸賽局
謝林:用全球觀點 看兩岸賽局
新聞出處:【經濟日報/記者費家琪、林巧雁整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瑪斯.謝林 (右二)二日在遠東飯店與台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榮義 (右一)、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 (左一)、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 (左二)就「台灣經濟的賽局」為題對談。中央社記者蘇聖斌攝 九十五年十一月二日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昨日指出,台灣在與大陸接近的過程中只看到危險,這是個錯誤。台灣應該將自己視為全球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吳榮義問:台灣的政黨間充滿衝突,台灣與大陸也存在潛在衝突危機,我想觀眾更關心賽局理論如何應用到解決台灣國內的政黨衝突與兩岸問題。應思考政黨對立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社會對立,也會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

企業界一直要求政府開放對大陸經貿往來,不過,國家安全考量與企業的利益應該同時考量,以創造企業與政府雙邊的最佳利益,民主制度就是要尋找雙方利益達到最大化。中國大陸長久以來,將台灣視為大陸的一部分,除部署對台飛彈外,在外交上也頻頻排擠台灣,兩岸要和平共處不可能,是一個零和的賽局。

台灣的反對黨否決對美方的軍購案,大家可能覺得中共不會武力攻台,但中共不斷加強軍備恐嚇台灣,通過反分裂法,又透過媒體、文宣拉攏台商。其實大陸加強經濟合作,是比運用軍事手段促進兩岸關係更好的方法。

中國繼續加強軍備力量,台灣不能沒有作為,否則台灣的籌碼會越來越少。謝林博士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台灣不必擔心中共武力攻台,因為如果雙方的經濟關係越緊密,攻台的風險就越低;中國越依賴台灣,台灣就不必擔心被攻擊,因此支持全面開放與大陸交流。

不過,台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和其他國家不一樣,中國想拉攏台灣經濟後併吞台灣,雙方沒有共同利益,由中共對台商的態度可知這是一場零和賽局,無法確認中共會放棄武力,因為中國不是民主國家,決策不透明,是否會遵守核武是禁忌的傳統很難說。

中國的政經發展正處於轉型階段,政治與經濟分化可能帶來危機,如果中國能致力改革民主化,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才可能有合作的賽局。

徐旭東問:我要補充吳董事長的提問,希望謝林博士更進一步談談兩岸走向開放是更重要的策略嗎 台灣與大陸間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能帶來什麼好處

謝林答:訪問中,我沒有說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更密切就可以不必擔心,而是台灣太憂慮與大陸競爭的風險,台灣應該視自己為全球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若讓美國承諾,一旦發生台海衝突,願意協防台灣,正視台海的危機,就能給大陸嚇阻作用。

台灣在與大陸接近的過程中只看到危險,這是個錯誤。美國政府、不是美國人民,以前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以為中共是美國惡性的競爭對手,但是中共在發展核武軍備上,並沒有這麼想、也沒有這麼做。

如果雙方都相信彼此的關係一定會惡化與敵對,這就會成真。同樣的,我認為,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應該更放鬆一點,不要那麼緊張,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我在賽局理論上的研究常被大家提及,所謂賽局即是關係到你的決定與別人的決定、以及協調另一方的行為等有關,如何做出讓人家信任的承諾,同時不會有退縮的立場。

這運用到台灣與大陸的軍事關係上,台灣要如何說服外界,一旦發展台海衝突時,美國政府會幫助協防台灣呢

我舉一個例子,在1949年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後,杜魯門總統派遣七個軍團到德國駐軍,藉此以與蘇聯抗衡。當時美國國務卿解釋,這七個軍團不可能以此力量,與歐洲同盟軍結合來對抗蘇聯,他們的存在,是要展示他們赴死的決心;換句話說,他們也是人質。

美國這個動作是要蘇聯相信,蘇聯不可能殲減這七個軍團,就贏得勝利,反而要面對之後可能引發的核武戰爭,這七個軍團就是美國表現承諾的力量。1950年東西柏林分立,西柏林只有1.2萬名駐軍,東柏林很容易拿下西柏林,但是這1.2萬名的駐軍就在展現誓死不會讓戰爭就此打住的承諾。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