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台灣的未來,也是競爭力的基石。「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以科技創新為宗旨,過去21年來隨著遠東集團一同成長,是國內科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基金會之一。「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是遠東關係企業、徐氏家族與友人,為了紀念創辦人徐有庠先生而捐助成立。成立以來持續獎勵科技創新與培育科技人才,多年來累積了豐碩成果,獲得各界諸多肯定,像是「有庠科技獎」已成為台灣科學領域備受關注的年度重大盛事。
「第21屆有庠科技獎」於昨(6)日舉行頒獎典禮,國科會主秘林廣宏、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也親自與會、共襄盛舉,基金會亦特別邀請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以「生成式 AI 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表示:「科技是台灣的未來,也是競爭力的關鍵。」有鑑於國內的公益資源大多集中在社會福利或文化教育,因此徐有庠基金會是少數選擇以「科技創新」為宗旨的民間基金會,每年舉辦「有庠科技獎」。徐旭東說:「很多人說科技很重要,但真正投入的實在不夠。基金規模從最初的 3.5億,如今已經擴大規模到35億,有了更多的資源,希望能以民間企業的力量,為台灣科技發展盡一份力。」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在致詞時,特別感謝各界的幫忙與鼓勵,讓有庠科技獎持續成長,成為支持台灣科學家前進的力量。
「有庠科技獎」從六大新興科技領域著手,期盼點起科技火苗,引燃各界對於科技發展的重視與支持。本屆「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有庠元智講座」與「有庠傑出教授獎」等四個獎項,今年共有26位得獎人,其中「有庠科技講座」得主每位可獲得新台幣100萬元獎金,五位得主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張翼教授(奈米科技類)、王蒞君教授(資通訊科技類)、洪瑞華教授(光電科技類);以及中國醫藥大學蘇冠賓教授(生技醫藥類)、國立成功大學鄧熙聖教授(綠色科技類)。
徐有庠基金會希望透過獎勵頂尖科技人才,讓他們的研究成果與貢獻能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肯定。其中資通訊科技類講座得主王蒞君教授十年前曾獲得論文獎,當時受到徐董事長的鼓勵,讓王蒞君一直銘記在心,他感性的表示:「很榮幸能獲得『台灣諾貝爾獎』有庠科技獎的肯定,謝謝徐有庠基金會為台灣科研界設立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各位得獎者也奠定了頂尖的科研典範。」而光電科技類講座得主洪瑞華教授則為五位講座得主中唯一的女性,除了致力於半導體材料研究外,近年來也協助女性教授的經驗傳承,希望能為女性打造出更好的科學研究環境,更鼓勵更多女性在未來能打破疆界投入科學領域。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與五位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
AI 科技崛起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議題,基金會亦邀請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以「生成式AI 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簡立峰表示:「我們都是AI 時代世界的新住民,AI 浪潮來襲,各行各業甚至國家,都將遭受巨大衝擊。」首先AI是「鍵盤白領的噩夢」,麥肯錫內部評估AI 將取代1/3的人力。其次,對經濟體質以顧問型服務為主的香港、以色列、日本等國家的影響最大。但AI 儘管是挑戰也是機遇,他表示,藉由AI 可以拯救台灣勞動力短缺的困境,因為AI 將提升平均生產力。美國高盛研究表示,十年內,當半數以上的企業都導入AI 科技後,屆時全球GDP將大幅增加7%,就如同當初飛機發明後首次載人飛行,至今已有非常完善的操作規範與標準,並大幅提升人類生活便利性,因此相信未來在人類勇於面對新科技挑戰下,必能使AI 科技再次創造出新的一波成長助益。
2023年「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Tournament,簡稱 IYPT),台灣代表隊在徐有庠基金會全力支持下勇奪銅牌獎,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看見台灣年輕人的傑出與努力。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出席頒獎典禮表示:「感謝徐董事長與基金會長期支持科技教育,今年國教署首次擔任台灣代表隊的指導單位,補助代表隊同學及指導老師參與國際競賽,讓台灣的科技教育能與世界接軌。」
科學教育是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徐有庠基金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青年學子科學教育的重責大任,從2010年開始舉辦「徐有庠盃台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賽」。這個獎項是引進IYPT國際賽模式,採全英文進行物理議題的科學辯論,除了有助學生提升外語表達、邏輯思辨及團隊合作等能力外,也與台灣雙語教育、12年國教新課綱等政策不謀而合,皆在培養新一代優秀人才,並達到基金會向下扎根科技教育理念的目的。